从科学的角度,也不好分辨农历和公历的先进,只能说农历更适合中国使用。农历的科学性农历是中国独有的历法,也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种古代历法。农历也被称为殷历、古历、汉历、夏历和旧历等。我国的传统历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,它是阴阳历,现被叫做“农历”,准确说应该叫做“汉历”。为什么最正统的叫法是汉历呢?汉历于汉武帝时议造的《汉历》以及清康熙御制《汉历大全》。汉历运用了设置闰月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,使得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,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汉历有了其优势。它比较好地协调了太阳、月亮的周期,实现了阴阳合一,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文日历之一。农历并不是纯阴历,而是一磨消种阴阳合历,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,加入干支历“二十四节气”成分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,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。农历是以阴历(夏历)为基础,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。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,而是阴阳合历。公历的全球化公历是阳历。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,即公历。现在的公历已经成为了全球统一的历法,可以说它是最具权威性的历法。它是以瞎巧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,然后分为十二个月(月份数有31、30、29几种,均是人为规定),称之为太阳历,即阳历。它是西方人订制的,港台人士也称为西历,西元。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,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。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订的儒略历。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,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(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)基本符合。它的要点是定一阳历年为365日,机械地分为12个月,每月30日或31日(近代的公历还有29或28日为一个月者,例如每年二月),这种“月”同月亮运转周期毫不相干。但是回归年的长度并不是365整日,而是36599日,即365日5时48分46秒余。阳历年365日,比回归年少了024日。为了补足这个差数,所以历法规定每4年中有一年再另加1日,为366日,叫闰年,实际是闰一日。其他历法在中国,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。从黄帝纪年开始,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,中国使用的是“干支纪年法”,即把十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,每60年为一个周期。根据传说,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,但不足为凭。帝尧时代有粗疏历法的传说,可能还稍有根据,据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典籍《尚书·尧典》所载,帝尧曾经组织了一批文官员到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去观测星象,用来编制历法、预报季节,但有关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发现。成书年代不晚于春秋时代(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)的《夏小正》按12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当月星象、气象、物候,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和其他活动。由《夏小正》给出的记述可以推知,夏代历法的基本轮廓是,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,除二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宽滑之外,每月均以某些显著星象的昏、旦中,晨见、夕伏来表示节候,这虽然不能算是科学的历法,但称它为物候历和文历的结合体可以的,或更确切地说,在观象授时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。周代在继承和发展商代观象授时成果的基础上,将制订历法的工作推进了一步。周代(大允是春秋中叶,即公元前600年左右)已经发明了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至(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)和夏至(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)等重要节气的方法,这样再加上推算,就可以将回归年的长度定得更准确了。《太初历》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。由于汉武帝下令造新历是在元封七年(公元前104年),故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,并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,以后每年都从孟春正月开始,到季冬十二月年终。这部历法即叫做《太初历》。这部历法朔望长为29又4381日,故称八十一分法,或八十一分律历。之后中国的历法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,即1)古历时期: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历法;2)中法时期:从汉太初元年以后,到清代初期改历为止。这期间制订历法者有七十余家,均有成文载于二十四史的《历志》或《律历志》中。诸家历法虽多有改革,但其原则却没有大的改变;3)中西合法时期:从清代期苏会传教士汤若望上呈《新法历书》到辛亥革命为止;4)公历时期:辛亥革命之后,于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采用格里高利历(即公历,又称阳历),即进入了公历时期;玛雅历法玛雅文明,是古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、危地马拉、洪都拉斯、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。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,惟在文学、数学、农业、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。玛雅人有一套复杂的历法——以太阳历、太阴历、和卓尔金历为基础。太阳历:玛雅人精确计算出太阳年的长度为365日,现代人测算为365日,误差仅为00002日,就是说5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。太阴历:即金星历。玛雅人费了384年的观察期,算出584日的金星历年,现代人测算为58392日,误差每不到12秒,每月只有6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