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意思啊

普及白话文,阻止耻辱条约签订,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什么?,陈独秀,新文化运动

《建党伟业》里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讲述一群人在北大里对文化的探讨和辩论。

以辜鸿铭为首的文化保守派依旧推崇中国传统文化,而李大钊、胡适和陈独秀等人,则认为只有拥抱“新文化”,中国才能有更广大的未来。

究竟什么才是胡适等人推崇的“新文化”,而从新文化运动又对未来的中国造成了何等影响呢?

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

1

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枪由陈独秀打响。

1915年9月,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陈独秀于上海创办了《青年杂志》(后改名为《新青年》),《新青年》的出版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。

要探究陈独秀为何要创立《新青年》,其历史背景是不得不谈的。

尽管1915年距离清廷灭亡已有4年之久,但民国的成立并没有让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足美满。

此时民国内有已经成立了筹安会,开始到处鼓吹着帝制好处的袁世凯,同时袁世凯出于多种原因还决定要和日本签订“二十一条”,这让陈独秀受到了很大的刺激。

陈独秀认为,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挂着共和的招牌罢了,而现在袁世凯则连遮羞的招牌都想要摘下来,所以陈独秀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进行政治革命史没有意义的。

因为搞革命是需要进步思想作为基础的,所以想要在未来展开政治革命,必须要从思想革命开始。

这让陈独秀打定主意:欲使共和名副其实,必须改变人的思想,要改变思想,须办杂志。

这也就有了《新青年》的诞生。

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

陈独秀对《新青年》抱有很大的期望,他认为只要有“十年、八年功夫,一定会发生很大影响”,但在《新青年》发刊之初,却是一点都不容易。

《新青年》最初发行量只有1000份,其中还有不少属于赠阅,用不景气来形容都算过誉了。

当时一本杂志的热销与否,相当大程度是取决于该杂志是否有出名的编辑,当时陈独秀不算特别有名,加上杂志内容多只是中西方文化的对比,对读者没有太多的吸引力,自然难以将《新青年》传播出去。

其实《新青年》的出版社群益书社因亏损曾多次有要将《新青年》停刊的想法,陈独秀当时感慨道:“本志出版半载,持论多与时俗相左,然亦罕受驳论,此本志之不幸,亦社会之不幸。”

好在陈独秀后来及时转变了策略,从单纯对比中西文化,改为了对儒家旧伦理的批判,如《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》、《礼论》、《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》……

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

陈独秀认为只有重塑伦理道德,拥抱西方现代思想,国家和国民人格才有可能崛起。

这些思想在当时无疑称得上是相当另类和偏激的,不过这也让《新青年》逐渐吸引了一批对民国现状不满的青年读者。

但《新青年》真正的崛起,还是要等到陈独秀入职北京大学后。

2

1917年1月,蔡元培被聘用为北京大学的新校长,蔡元培想要打造一个包容不同思想、鼓励学术的象牙塔,最终蔡元培决定将陈独秀请来当北大的文科学长。

陈独秀入职北大后,同时将《新青年》也带到了北大的校园里。

在北大这所全国最优秀的大学里,陈独秀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进步人士,还说服他们加入到《新青年》的编辑团队里,如鲁迅、李大钊、胡适、刘半农等人都陆续成为了《新青年》编辑。

新文化运动里有一环是相当重要的,即胡适在《新青年》第二卷第五号发表的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白话文革命的开始。

早在胡适少时,曾在叔父的废纸箱里找到过一本白话文的《水浒传》,这是胡适第一次接触到如此通俗易懂的读物,让他记忆尤深。

在中国公学念书时期,胡适的同学创办有一份《竞业旬报》,该报纸的主旨在于用大白话将新思想传授给民众,胡适受邀到《竞业旬报》撰稿,到了二十四期开始,该报纸几乎归胡适编辑了。

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

这也是胡适在白话文这块上真正进行大量训练的开始,为后来推广白话革命打好了基础。

胡适认为文学的革命首先是工具的革命,死文字是不能产生活文学的,只有降低文字传播的理解难度,才有更大规模革命思想的可能。

在胡适发文支持白话文革命后,陈独秀也在《新青年》第二卷第六号发表了《文学革命论》,以作为对胡适想法的支持。

胡适后来还创作出了《白话诗八首》,算是开创了新诗的先河。

《新青年》从第三卷开始就不只是局限于探讨思想革命,而是开始翻译转载外国的名著,如《春潮》、《意中人》等,陈独秀认为这将引导更多青年喜欢上外国的文学作品,抛弃对孔儒那一套的追求。

第四卷开始,《新青年》开始只刊载白话文作品,同时还转型为无偿供稿的同人刊物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《新青年》撒下的诸多种子开始发芽。

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

鲁迅依靠着白话文小说《狂人日记》一举成名,如《孔乙己》、《故乡》和《风波》等到了21世纪依旧是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。

白话文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,但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言,这远远不算结束。

3

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“德先生”(Democracy)、“赛先生”(Science),即民主和科学。

同时反对独裁专制,反对迷信盲从,强调科学的重要性;反对旧道德,提倡新道德;反对旧文学,提倡以白话文这类新文学。

进入了1917年后,《新青年》每期的发行量已经能达到一万五六千份。

看似依旧不算多,但考虑到当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几人合订一本杂志,学校为了节省经费也会买下几本《新青年》放置在图书馆里,《新青年》影响到的学生数量是难以估计的。

黄历的白话文是什么

这些变化不只是在文化习惯、文字使用等,还有陈独秀真正追求的思想变化。

1918年11月,德国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,第一次大战就此结束。

这对于中国而言也是意义非凡的,因为中国属于协约国阵营,同样是战胜国的一方,所有人都满怀欣喜的认为德国在华的所有权益都会被收回,包括德占山东租借地也会回归中国的怀抱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建议,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。详情参阅本站的“免责声明”栏目。

推荐阅读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。详情参阅本站“版权声明”及“举报投诉”栏目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