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日冬月二十三,是今年子月的第一个卯日,是晴天好,还是下雨好?有什么说法?冬月二十三,有雨兆荒年,为啥会有这种说法?
后日十一月二十三有啥特点?民间有句谚语说:初五十四二十三,年年月月在人间,每月莫看此三天,老君炉里不炼丹,穷嘴老鼠不出庵,外面有金莫去担。从古至今文字来,口口相传不等闲。后日冬月二十三,是壬子月的癸卯日,子卯相见为“月刑”之日。
子月以子日为建,丑日为除,寅日为满,卯日为平。俗话说“造怕平,葬怕收”,平日不修造,是为天吏之日,也就是“死日”。后天月入亢宿,属青龙七宿第二宿,青龙属木,木为风。所以月亮在青龙七宿之时,就容易刮风。
书云:亢宿星君主人间大风,居于辰北开阖宫,上领癸卯而应姤象,下属甲辰而配萃爻。常以寅卯日出行,衣青苍衣,皆乘骢马,游於人众中,或大斋会处。容貌殊异,头上微有紫气,即是求之,多与人救世之术,不令贫苦。所以后日容易刮风。
后日是晴天好,还是下雨好?春季属木,夏季属火,秋季属金,冬季属水,春分是木气上升的顶点,夏至是火气上升的顶点,秋分是金气增长的顶点,冬至是冬水之气增长的顶点。当任何一种力量到达顶点之时,也是另一种力量出现之时。
春分之后,木减火生;夏至之后,火减金生,为火灭化土而生金;秋分之后,金减水生;冬至之后,水减木生。因此春分木生火,夏至火土生金,秋分金生水,冬至水生木。木为少阳,火为老阳,金为少阴,水为老阴。
所以春分生老阳,夏至生少阴,秋分生老阴,冬至生少阳。夏至一阴生,也就是少阴初生,冬至一阳生,也就是少阳初生。卯月之中是春分,春分生老阳,也就是春木生夏火,火为老阳,因此卯就是火的出现之地。正因为卯木生火,寅午戌合火,所以卯就是寅午戌的咸池。既然卯为火的出现之地,水火相对,故而四季的卯日都是宜晴不宜雨。《京房占》中说:诸寅卯日,有小雨,小急;大雨,大急;癸卯雨,旱,有兵起北方。
《黄帝占》中说:春不欲雨乙卯,夏不欲雨丁卯,秋不欲雨辛卯,冬不欲雨癸卯,以此四日,占民安否,若其日雨,则疾疫起。凡四时卯日雨,皆主谷价。雨一卯,斛百文;雨二卯,斛二百文;雨三卯,斛三百;雨四卯。斛金一斤。《开元占经》中也说:春甲寅乙卯日,雨入地五寸,谷小贵,若不贵,至夏大贵;夏丙寅、丁卯日雨,秋谷贵一倍;冬壬寅、癸卯日雨,春谷大贵。谚云:春雨乙卯,夏米贵;夏雨丁卯,秋米贵;秋雨辛卯,冬米贵;冬雨癸卯,来春米贵。
后日就是冬季的癸卯日,是甲午旬的最后一天,宜晴不宜雨。《天镜占》中说:凡泰和之世,雷雨必作于巳午阴生之后,至夜而止者为顺;若作于子丑寅卯,至丙而晴者,为逆。凡先风后雨为顺;先雨后风为逆。
所以后日有雨,则冬季容易干旱,庄稼歉收,春米贵,容易有灾荒,故而宜晴不宜雨。当然这只是古人的一种说法而已,任何谚语放在现在都没有意义,无论什么样的年景,每年人们听到的都是大丰收,连续十年大丰收,连续八年增产等,或许是现在种地水平提高了?